[清穿]胤俄的团宠胞妹 第110(1 / 3)
到那时,他便自请了命去驻守边疆,也比在这京城自由些。
只不知到那时,怕是乌西哈又要哭成一团。大阿哥垂眸,瞧着小家伙冲他露出的那个软乎乎、全然依赖的笑容,心头蓦地一软,化作无声一叹。
小格格见哥哥眉眼终于舒展了些,心里暗下了决心。
乾清宫
乌西哈熟练地帮阿玛将奏折一本本地翻开。
那些令许多人都翘首以盼、企图能够窥得一眼, 从而找寻到先机与危险的折子被她白嫩的手指轻轻掀开后,便如同寻常书刮般被毫不在意地摊在御案上,十格格还专门将其整整齐齐地排成了一列。等到前一格被阿玛拿走空出位置,她便又将后头的折子往前推一推, 争取让阿玛抬手便能取到, 不需要多用半分力气。
这些关乎国家大事的奏章在她眼里, 与一旁搁置的、无人问津的糕点并无区别。
梁九功静立一旁,时不时安静上前, 为皇上与格格续上热茶。
不得不说,这般折来伸手的速度确实要比往日快上许多。毕竟即便是梁九功,也只敢将折子恭敬放至御前, 是万万不敢代替皇上翻开的。
眼下大清最大危机已除,四海暂安,康熙心情甚好, 即便在批阅地方官员们那些千篇一律的请安折子, 偶尔也会有些兴致, 提笔亲自写上一个“朕安”或“知道了”。
他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一边,侧过头, 目光落在乌西哈身上。
今日嬷嬷将十格格柔软的发丝松松地绾成了一对双丫髻,髻边还各簪了一朵粉色的梅花, 衬得小格格小脸愈发白嫩如玉。此刻乌西哈却不自觉地绷着她一张可爱小脸,仿佛将翻折子当作了顶顶要紧的差事,全神贯注间竟丝毫没有察觉到阿玛投来的视线。
康熙瞧着不自觉露出点天真神色的小女儿,不由想起她几位姐姐在这般年岁时可都早已学会板着一张小脸,做出副沉稳老成的模样了。纵是与她一同长大的九格格除了在皇太后及几位兄弟姐妹面前,也多是如此。
难道真是他与贵妃过于娇惯这个女儿?
瞧着瞧着,康熙忽地想起先前亲征时被快马送到军中的锦盒, 他当时还暗道怎会那般沉,结果一打开,里头乱七八糟地放着小家伙塞进去的绒花发钗。
当时不觉有什么,这会回想,康熙心中倒生出几分赧然。明明他与乌西哈几乎日日通信,平日在这宫里也没少嫌她闹人,可真离了京,见不着在自己身旁转来转去的身影,心里却又觉得空落落地惦念,竟情不自禁地在信中写出了让她寄一二随身旧物以慰思念这般的话语。
幸好无论是收到信的太子还是乌西哈待他回宫后都好像浑然忘却了此事,没有对人提起过。
罢了罢了,左右小家伙不需要抚蒙,养在身边的格格,天真些便天真些吧。
康熙低低清了清嗓子。
方才还全神贯注翻着折子的小格格闻声立刻抬起头,仰着小脸关切道:“阿玛,你嗓子不舒服吗?”
康熙虽一方面觉得她大惊小怪,一方面心底却又因为女儿的关注而感到高兴,唇角不自觉扬起,温声道:“无事。”
梁九功早已机灵地将温热的茶水端到康熙手边。
批阅奏折大半个时辰,康熙确实也有些乏了,便搁下笔,端起茶杯浅啜一口,润了润喉。
乌西哈见阿玛停下了,自己就也丢开折子,毫无规矩地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果然被阿玛拍了下额头,她露出得逞的笑,然后软软地趴在桌边,目不转睛瞧着阿玛喝茶。
看了没一会,她就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这几日小女儿格外黏人,康熙心想,许是自己离京日久,乌西哈心里思念——就如他同刚回宫那几日,也总是寻着由头便往宁寿宫去,惹得皇太后那样憨厚的老人家都忍不住打趣他这个阿玛好似离不得人。康熙难得厚着脸皮,还拉着太子与他一同在宁寿宫用晚膳。
因此如今见着小家伙黏着自己,康熙面上不显,心里却很是受用。
见乌西哈眼皮渐渐耷拉下来,康熙抬眼瞥向梁九功。早有宫人轻轻过来,拿着小格格平日用惯的绒毯,却不直接为她披上,而是恭敬递到了康熙手中。
康熙亲自用绒毯将女儿轻轻裹好,动作很轻,因而小格格并未睁眼,只是在朦胧中含糊地喊了一声:“阿玛……”
“阿玛在,”康熙声线放得极低极柔,小格格感觉有温热的掌心在自己头顶摸了摸,又听见了一句:“睡吧。”
“唔……”她便咕哝一声,往毯子里缩了缩,放纵自己沉沉睡去。
=
太子甫一踏入殿内,便发觉周遭的宫人都一副屏息垂首的样子。他心下了然,抬眼望去,果不其然,乌西哈此时正窝在书桌旁的美人榻上睡得正香,除梁九功还侍奉在皇阿玛身旁在,其余太监无一不是将脑袋埋得极低,除有差事不得抬眼。
这乾清宫原本可没有美人榻这种东西。即便是皇阿玛往日批折子累了,至多不过静坐片刻,或是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